广西新闻网南宁8月3日讯(记者 朱映伊)从2019年至2022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从382万标箱增长到702万标箱;海铁联运班列年开行量从2243列增长到8820列,线路覆盖我国17省63市121站;南宁机场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从0.23万吨增长到7.3万吨……8月3日上午,广西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实施四周年之际,广西亮出了最新“成绩单”——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超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已累计超2900亿元、增幅近50%,通道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资料图】
发布会现场。记者 邓昶 摄
取得了哪些成效?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实施4年来,广西将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加快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牵引工程扎实推进,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以“一盘棋”思想统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
大能力运输通道加快形成。南宁至崇左高铁等关键项目建成运营,贵阳至南宁高铁开通在即,黄桶至百色铁路、合浦至湛江高铁项目可研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高速公路三大主通道广西段已全线贯通,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南宁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成运营,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T3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工程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视频拍摄剪辑:记者 阳继乐 何兴强 实习生 阳奇臻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枢纽功能明显提升。平陆运河已全线动工建设,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一批港航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具备2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通航和30万吨级油轮靠泊能力。2019年至2022年,北部湾港综合吞吐能力从2.6亿吨增长到3.15亿吨,集装箱航线达75条,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国际门户港枢纽作用持续增强。
通道物流规模快速增长。从2019年至2022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从382万标箱增长到702万标箱,增速均排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海铁联运班列年开行量从2243列增长到8820列,线路覆盖我国17省63市121站;中越跨境班列从1026列增长到2182列;南宁机场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从0.23万吨增长到7.3万吨。今年上半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4%,海铁联运班列增长9%,南宁机场国际航空货邮吞吐量增长4.5%,通道物流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视频拍摄剪辑:记者 阳继乐 何兴强 实习生 阳奇臻
通道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目前北部湾港综合收费与国内主要港口基本持平。2022年我区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9年分别压缩10.9%和74.8%,通关效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今年1—5月,广西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0.56小时和0.19小时,比2022年同期分别压缩33%和63.5%,通关时效进一步提高。
通道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中马“两国双园”等一批跨省跨境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凭祥、东兴、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加快推进,临港产业、临空产业、沿边产业加快发展。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超5000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已累计超2900亿元、增幅近50%,通道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广西接下来要怎么做?
目前,在社会各方的共同推动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已取得好于预期的显著成效,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运行质量效益大幅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已成为带动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引擎。据了解,下一阶段,广西将围绕2025年基本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目标,大力提升通道运输能力,不断强化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和国际枢纽海港功能,促进交通、物流、商贸、产业深度融合。
广西将重点推进平陆运河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尽早开工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黔桂铁路增建二线、防城港30万吨级航道,年内建成防城港至东兴铁路、防城港30万吨级散货码头,加快实施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T3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工程,推动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格局加快形成。
加快推进南宁陆港型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不断织密北部湾港航线网络,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品牌。力争今年海铁联运班列开行量超过9000列,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到2025年,海铁联运班列年开行量超过1万列,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