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告诉 你 一声:别忘 关注 一下哦, 精彩内容让你看个够!
“殷人屡迁,前八后五。” 这是 东汉时期的史学家及科学家张衡写在《西京赋》中的一句话。
【资料图】
据他记载, 商朝共迁都13次,其中有8次是在商朝未建立前,5次是汤建立商王朝后。
如果说商朝未建前,频繁迁徙是为了躲避夏朝敌军的攻击。那建立后的几次迁都又是在躲谁呢?
此前有不少史学家提出猜想和研究, 认可度最高的是水患说:黄河水患泛滥,所以商朝百姓频繁搬家。
但如今的考古研究发现 ,其实商朝时期频繁迁都并不是为了躲避洪水,而是有其它原因。
在我国古代,一个国家的都城就相当于权力的中心,因此 定都和迁都皆是国家大事。
统治者最希望的是政权稳定,因此对都城会谨慎选择,一旦选择后也不会随意搬家,会特别注意保持都城的稳定。
商朝是一个例外,建立前搬过8次,建立后又搬了5次,直到盘庚迁殷后才稳定下来,因此商朝也称殷商。
对于殷商频繁迁都的原因,史学家最认可的是水患说。 此前研究发现,在盘庚之前,商朝的都城在如今的山东曲阜。
它位于黄河下游东南岸,时常会受到黄河水患影响。而商朝时期的人们,社会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依赖程度极大。
据《尚书》记载, 盘庚当上皇帝后,苦口婆心地劝解民众搬家,他的理由是:
“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感鲜,以不浮于天时。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
盘庚认为,迁都搬家是为了保护民众,也是遵循此前各先王的神意,逃避国家的大灾大难。
但其中最耐人寻味的一个词就是“大虐”。 有史学家认为 它指的是黄河泛滥给社会、国家和百姓带来的大灾大难,据此提出了水患说。
当然,也有许多历史证据和文献资料支撑这个猜想。在我国古代,黄河的最大特点就是“善淤、善决、善徙”,经常发生洪水决堤,淤泥堆积和周边民族大迁徙。
从远古到20世纪中叶这300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的次数就有1500余次,平均下来,每2年就会发生一次黄河大决堤,造成洪水灾难。
在商朝,黄河决堤带来的洪水会让河口两岸的人民失去土地和家园,商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被破坏,整个王朝的统治陷入危机。
历史上关于商朝其他皇帝迁都的过程记载不清晰,但我们可以 从盘庚迁殷的历史足迹中发现水患说的可信证据。
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安阳地带,往西是太行山,往东临近黄河,只有50华里。既有黄河水环绕,也免受洪水袭扰,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因为从地形上看,这里是一道由西向东的缓慢斜倾地带,可受黄河水灌溉之利,同时避免黄河造成的洪水灾害,是一个利于农业发展的地方。
再看 之前的都城,均在黄河下游,遭受水灾的可能性极大。因此西汉史学家孔安国认定商朝迁都是为了躲洪水。
他曾说: “水泉沉溺,故荡析离居,无安全之极,徙以为之极。” 这又为水患说增加了可信度。
《国语》中记载了“冥勤其官而水死”。 这是一个殷商时期大力排除水患威胁,对商朝人的安全和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帝王。在水患无法抗拒时,也只好迁都。
“水患说”虽然可信却并不唯一,可以说商朝多次迁都水灾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全部。
如今的史学研究资料发现,洪水只是商朝的外患, 争王夺位的人祸内忧才是主要原因。
商王朝由汤建立,他制定了以“兄终弟及”的王位继承制度,意思是皇帝死后,弟弟是王位的第一继承人,如果众多兄弟都不合适,再由皇帝的儿子继位。
但在商朝的众多皇帝中,并不是所有人都遵守这个制度。 据《史记》记载,商太甲就没有遵循这个原则,自立为王。
商太甲死后,商王室内部陷入了长久的权力争夺,这也是商朝频繁迁都的时期,史称 “九世之乱”。这也让商王室的认可度降低,诸侯不来朝奉。
当时 “兄终弟及制”和“嫡长子继位制度”同时存在 ,出现了 商王的兄弟和他们的儿子交替继位的乱象。
前期,一两个帝王发现自己的权威性削弱了,而贵族势力膨胀了。通过迁都的方式,把贵族从自己的势力土地上迁走,凸显帝王权威。
但到了后期,这成了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尤其是对付权势滔天的贵族。因为平民和奴隶在哪里劳作都一样,但贵族离开原有的土地就难以发展。
于是, “九世之乱”中每一个新商王上任后,为了摆脱上一代的政治影响,都会将重新挑选都城,立马搬家,作为自己的重要改革举措。
商朝时期还是奴隶制社会,贵族的财产以土地和奴隶为主。 一旦迁都后,贵族土地不复存在,只能靠着奴隶重新开始,其势力会极大地减弱。
因此, 迁都可以看作是国内势力的一次大换血。 每一次搬家后,新都城百废待兴。原有的王室贵族需要重新发展,这有利于稳固统治,提高安全性。
而且每一位新商王选择都城的时候,都考虑了作战的方便性。例如,成汤居亳,显然是为对付北方和西方的强大敌人。
这段时期, 商朝涌现出九代皇帝,每一代皇帝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搬家。可见,商朝频繁迁都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上层统治者争王夺位,内忧不断。
诚然,“九世之乱”中的迁都并不都是商王有意为之,有的是被敌人恐吓,被迫迁地而居。
郦道元曾在书中写道:“有城,即殷帝仲丁之所迁也”。他在游历山水时,发现了商王仲丁迁都遗址。
这是 仲丁被反叛的诸侯从原都城逼退逃亡,在情形紧急之下,被敌人逼到郑亳城下,于是就地迁都,筑城而居。
频繁迁都并不是一个好办法,这会让大批奴隶备受折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一旦统治时国力下降,就会出现小国和少数部族反叛。
盘庚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挑选了殷地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在他之后商朝重现了久违的复兴。
因此,有史学家猜想 盘庚在劝服国内民众搬家时所用的“大虐”一词,可能指的并不是天灾,而是国内的人祸。
当时商王朝内部争斗激烈,已经威胁到了帝王统治,盘庚不得已提出迁都,立马被举国上下的贵族反对。
但盘庚发出警告: “哪个贵族不听话,妄图造反,一定会被赶尽杀绝。” 而在迁都后,盘庚又说: “新都城的百姓不管与商王血缘是远是近,有功论赏,有罪处死”。
通过迁都和强制手段,盘庚提高了商王的权威,确立了商王死后弟弟继承的传位体系,稳定王朝内外,使得 商王朝在他之后的273年中再没有发生迁都事件。
这种观点被史学家称为“王位纷争说” ,指的是商王朝频繁搬家并不是为了躲洪水,而是躲肆虐人祸。
但也有人认为, “王位纷争说”过于片面,没有考虑到商朝的百姓特点,只从帝王角度分析,可信度不高。
因为搬家不只是皇帝一声令下,还需要百姓的配合才能完成。 因此,商朝频繁迁都的真相仍是一大未解之谜,众说纷纭。
有史学家认为,商人频繁搬家,既不是为了躲洪水,也不是为了躲战争,而是 因为他们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所致。
郭沫若曾说:“在盘庚之前,商朝的民众大多都是迁徙不定的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住所,哪里有水有草,哪里就可以生活。”
而且,商朝早期过的是部落生活,农业生产刚处于萌芽期,社会民众的生产劳动仍然以游牧为主。
这就使得全国上下的百姓都逐水草而居,部落的首领更是迁徙不定。 因此,商王朝没有都城的概念,更无固定的政治中心所在。
郭沫若的这种见解被称为“游牧说”,但我国著名的经济史专家傅筑夫坚决反对。 他认为商汤之前搬了八次家,都是在离黄河很远的高地,不存在水患水灾威胁。
他认为, 商人频繁迁都的真相是因为百姓要更换耕地游农 。因为商朝人农业社会刚开始,百姓发现在同一块地上种久了东西后,收获量会减少。
但 商朝农民农业水平较为原始,他们并不明白这是因为地力衰竭,只能通过不断地改换耕地来维持农业生产正常发展。
也有一位美籍华人张光提出了与以上完全不同的一种猜想,子闲魏什么2023/5/24头条首发且独家,他的独辟蹊径被称为 “青铜说”。
他认为,商朝人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工具是青铜器。 而青铜器既可以作为农具,也可以做兵器,不仅影响百姓生活,更影响王朝政治斗争。
青铜器在商朝人眼中有着重要地位, 商朝人屡迁就是为了寻找青铜矿源。 因为当时铜矿和锡矿都集中在华北平原山地,与他们的居住地甚远。
王室多次迁徙,就是为了不断地寻找新的矿源,满足巨大的青铜需求量,而都城是运输和提炼线路中的重要角色。
从地址图上可以发现,商朝各个都城,都在山东河南山地边缘,是一个便于采矿的好位置。因此,可以说迁都是为了寻找新矿源。
诸如此类的猜想还有很多,细细推敲各有各的道理,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证明其真实性。
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早已无从得知, 商朝人频繁搬家的原因,终究成了历史上的未解之谜。
以往,人们都认为商朝屡次迁都是受黄河水患泛滥的影响,这是从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角度进行的分析。
而如今,随着商朝史料研究的深入,历史学家发现了从政治角度中看迁都对王朝统治者的重要作用。
多种猜想,多种假说,只是为了还原历史的真相。 但还原历史较为困难,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更容易实施。
频繁迁都,商朝从上到下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王室内部争权夺位,百姓承受天灾人祸。
而盘庚之后的200多年间,从未迁过都城,王朝稳定运行。 可见,都城稳定是一个王朝的命脉所在。
参考资料:
《史记》
《国语》
《尚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