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房企退市已经成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热门话题。
(资料图)
6月6日,昔日的四川“房企一哥”*ST蓝光被终止上市并摘牌,成为了退市新规下A股首家“面值退市”的房企。此前,*ST中天、ST美置、*ST嘉凯以及ST泰禾也已触发了“面值退市”的情形,按照规则将踏上退市之路。此外,ST粤泰、ST阳光城、*ST宋都等3家房企均已锁定“面值退市”名单,这也意味着A股将迎来房企的批量退市。
在行业景气低谷之时,由于经营业绩不佳、债务重组进程缓慢等原因,今年以来,A股“披星戴帽”的房企增多,与此同时,投资者不断用脚投票,部分房企股价大幅度下跌,频频触发“面值退市”情形,这是近期多家房企走向“退市悬崖”的重要背景。
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统计,截至目前,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共有114家,当前被“披星戴帽”的A股房企有14家,其中12家于今年被交易所实施风险警示。截至6月6日收盘,有8家房企(包含锁定“面值退市”)成为了未超过1元/股的仙股,若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便会被实施强制退市。
实际上,当前,A股上市房企主要面临的退市风险更多是“面值退市”的情形。退市风波之下,也有部分房企积极采取行动化解风险,高管或实际控制人抛出增持护盘计划,以期“管理”上市公司的市值。不过,短期的保壳行动效果仍有待观察。
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触发退市风险的房企多数是出险房企,而退市会对企业品牌、信誉、股票流通性以及融资能力等带来直接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出险房企应该尽快达成债务重组方案,恢复企业正常经营,依靠经营回血来化解各项风险,重塑投资者信心。整体看,2023年以来,行业基本面逐步修复,房企退市将是市场加速出清的过程,对整个行业影响有限。
A股退市房企队伍扩容
6月6日,昔日“四川地产一哥+千亿元房企”*ST蓝光被终止上市暨摘牌,由此也拉开了今年A股上市房企退市序幕。
5月30日晚间,*ST蓝光公告,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公司股票将于2023年6月6日终止上市暨摘牌。此前,该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股票已触及交易类退市情形。
从财务数据看,2022年,*ST蓝光债务风险高企,业绩亏损持续扩大,该公司净资产也由正转负,从而成为了“披星戴帽”的ST股。
根据此前财报显示,2022年,*ST蓝光实现营收193.04亿元,同比下降4.04%;净利润亏损249.42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38.34亿元,亏损额度持续扩大。另外,该公司2022年度净资产为负值;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因此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如今看来,二级市场投资者提前用脚投票,让*ST蓝光触发“面值退市”指标,成为了退市新规首家退市的房企。实际上,紧随*ST蓝光的步伐,触发或锁定“面值退市”的上市房企名单不断被拉长。
6月5日晚间,*ST嘉凯披露了关于收到深交所《事先告知书》的公告。根据公告内容,该公司股票在2023年5月4日至5月31日期间,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6月2日晚间,ST泰禾发公告称,截至最新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根据相关规定,其股票将被终止上市。此前,*ST中天、ST美置也已经触发“面值退市”的情形,此外,ST粤泰等三家房企均已锁定“1元退市”,A股迎来房企的批量退市。
根据Wind数据,截至目前,A股市场共有上市公司5200家,其中房地产行业114家,占比2.2%。截至6月6日,A股上市公司收盘价低于1元的个股有25家,其中房地产行业8家,占比32%;收盘价在1~1.5元的公司有16家,其中房地产行业4家,占比25%。
股价低于1元的房企中,*ST中天、*ST嘉凯、ST美置以及ST泰禾已超过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1元;ST粤泰、ST阳光城、*ST宋都、*ST海投分别有连续18、17、15、1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1元;根据最新收盘价,锁定面值退市的有ST粤泰、ST阳光城、*ST宋都。
总部位于北京的一家头部房企高管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多家房企触发“面值退市”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基本面以及房企自身未来发展信心不足。“整体看,今年以来,房企拿地销售市场仍有待进一步复苏,此外部分房企资金链紧张也加剧了市场的担忧。”
市场分析人士桂浩明也对记者表示,房企批量退市是外在表现,其内在反映出退市房企可持续经营能力的不足,以及资本市场对其未来发展的担忧。“从根本上看,房地产行业目前面临深度调整期,行业高速发展期已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也随之进一步调整,这也是国家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路径。”
开启保壳自救行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化解“面值退市”的风险,不少上市房企此前相继开启增持护盘行动。
5月4日,*ST泛海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计划自2023年5月5日起3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增持,通海置业、华馨资本各计划增持2500万元~5000万元。同时,该公司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计划3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拟增持金额3000万元~4000万元。
受此消息影响以及相关方护盘行动的提振,*ST泛海股价次日收获涨停,此后开启震荡回升,截至目前最新报收1.02元每股,股价已连续3日站上1元,退市风险初步解除。
上市房企控股股东或高管抛出增持计划的还有ST美置、ST世茂、以及*ST新联等,相比之下,ST美置则未能逃过“面值退市”的命运。
5月9日晚,ST美置公告,公司总裁、副总裁、财务负责人、董秘在内的5名高管及核心业务负责人计划自5月10日起的3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5名高管合计拟增持金额达5000万元至8000万元。
此后高管们掏出真金白银闪电行动,5月11日、5月12日,ST美置股价连续2个交易日涨停,但彼时ST美置股价仍在1元下方,此后股价快速下跌。5月25日,ST美置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已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规定。
另一方面,为避免退市,还有房企宣布从控股股东处收购锂电资产,通过继续停牌10个交易日获得喘息之机。
5月28日晚间,荣盛发展公告,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荣盛控股持有的盟固利68.38%股权,盟固利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公司股票自5月26日上午开市起停牌。荣盛发展5月25日最新收盘价为1.17元/股,也面临不小的“面值退市”风险。
“如果公司真的有前景,还需要改变自身盈利能力或者通过产业整合让投资者看到希望,若不再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为了保壳而保壳就违背了资本市场双向发展的规律。”桂浩明对记者表示,面临“面值退市”风险的上市房企通过股东增持或回购等方式进行保壳,短期可能对提振股价走势具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来看,股价走势还是决定于企业的内在价值。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则建议,出险房企应尽快达成债务重组方案,恢复企业正常经营,依靠经营回血来化解退市风险。“尽快完成债务重组。盘活存量项目,保交楼。加快销售促回款,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尽快恢复组织机能。此外,出险房企也可通过资产重组、引入投资方等方式增加股本金,或置入高价值资产,拓展高潜力业务等方式,提振公司估值,避免股票退市。”
克而瑞近期也认为,本次“戴帽”的诸多企业,近三个财年特别是最近一个财年存在经营情况不善,未来的持续经营能力存疑,对于这些企业,则需推动企业内部运营的降本增效,较快的项目去化速度有助于企业资金回流,改善经营状况。
对行业影响有限
在业内看来,近年来,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房企此前的高杠杆经营模式受到挑战,加之外部融资环境的改变,导致高杠杆企业风险不断暴露,这也是A股房企批量退市的一大背景。
“自从2021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目前市场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善。此外,部分房企经营不断恶化,债务风险高企。近几年,40多家民营房企发生债务违约风险,随着行业深度调整及疫情、宏观经济等综合因素影响,房企偿债能力急剧恶化。”谈及房企退市背景,刘水告诉记者。
*ST蓝光此前发布的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中写到,受市场持续低迷、企业资金承压等因素影响,房企投资力度大幅下滑。在居民置业意愿较低、居民收入预期未明显转好下,需求仍然较弱,销售降幅创下新低。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方面,降幅同样显著。
在桂浩明看来,房地产行业此前高杠杆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融资环境。一方面,房地产公司的经营普遍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有相当数量的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缺乏。“由于大环境制约而导致的整个行业的疲弱,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就是板块形态走弱。另外还有一些房企虽然不至于资不抵债,但发展后劲不足,在投资者不断用脚投票的情况下,股价大幅度下跌,存在‘面值退市’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房企退市对其自身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刘水表示,触发退市风险的房企多数是出险房企。对出险房企来说,退市对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公司融资渠道受限,增加公司资金链紧张的风险,影响公司投资活动;公司价值的估值降低,股东利益受到损害,影响投资人信心;公司的声誉受损,从而拖累品牌和产品的美誉度、忠诚度,对项目销售产生不利影响。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出险房企退市有利于行业加速出清,对整体行业格局产生一定变化,应理性客观看待。“退市是上市房企经营恶化的结果,也是维持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清除垃圾股的必要方式,更是房地产行业加速出清和重整的必然过程。”刘水表示。
中银证券研报显示,面临退市风险的企业仍属个别现象,对整体房地产板块的影响相对有限。一方面,强化退市制度有助于保证股票市场合理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促使投资者关注基本面优质、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地产公司。另一方面,此次有退市风险的房地产行业公司在整体板块内的权重影响不大。退市后,这部分的份额将会让出,行业“强者恒强”的现状将持续深化,优秀企业仍具立足之处,长期价值犹在。(记者 曹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