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你知道滨州有多少野生植物吗?你知道这些“不起眼”植物的重大价值吗?你知道植物界也有“卡脖子”现象吗?近日,作为全省首个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基地——滨州市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基地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走在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前列。
走进位于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滨州市珍稀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基地,最显眼的就是那一畦畦绿油油、看着眼熟很多人却又叫不上名字的植物。小果白刺、问荆、罗布麻、甘草、栝楼、二色补血草……竖在地头的标识牌,展示了这些植物的名称、分布区域和功用。该基地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正在繁育的植物一共有16种,二期项目将新增8种植物。按照规划,三期项目完成后,总繁育植物将不少于40种,并会继续引入。
滨州市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以野生植物保护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自2021年8月滨州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以来,到目前已记录野生植物75科309属519种。其中,个别野生植物比如草麻黄、野生甘草等已处于濒危或近危状态,亟须开展保护。
经充分论证,滨州市决定采取边调查、边保护、边利用的方式,在黄河三角洲(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建设滨州市濒危野生植物扩繁基地,对调查中发现的有利用价值的珍稀、濒危、特有野生植物进行人工扩繁和保护,加快野生植物保护进程,为下一步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首批迁地保护16种野生植物,通过杂交、改良,可以改善并提高当地的种质资源。对于首批被迁地保护的16种野生植物,主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被列入国家、省级保护名录的珍稀濒危植物;二是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环保价值或社会价值的野生植物;三是黄河三角洲或山东省特有或特色野生植物。
部分野生植物为药食同源植物,可作为保健食品促进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许多野生植物还可作为工业原料使用,是药品、食品、化工等产业的重要原料和赖以发展的基础。小果白刺,耐盐碱又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很高的开发潜力。通过与野生植物杂交、改良,可以改善并丰富我国的种质资源。
滨州市持续开展生态建设,全市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和种类都有了明显增加。滨州将以扩繁基地为依托,建设黄河三角洲乃至环渤海地区的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库,辐射周边建立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原生保护区,同时筛选具有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的珍稀濒危特色野生植物进行优异基因挖掘、品种改良、栽培试验和示范推广,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姜斌 张卫建 刘飞 许冀坤
编辑:王丽娜
标签: